颜氏家训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游绍兴古城遗迹,访名士家风 [复制链接]

1#

吴遵民: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一、问题的提出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走过了近40年的发展历程。我国4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不仅是一部国家繁荣、经济腾飞的创业史,同时也是一部教育实现现代化、教育迈向终身化的发展史(1)。经过40年的推广与实践,中国教育在各个领域的发展都已经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并形成了独具中国本土特色的发展路径。然而在取得傲人成绩的同时,我们仍然遇到了进一步发展的现实困境与理论瓶颈。

尤其就学前教育(2)而言,其不仅脱离了幼儿成长的基本规律,而且在重视幼儿教育的同时,却也把学前教育推向了应试教育的边缘。如许多幼儿教育机构在应试的背景下惟言功利,在所谓开发智力的名义下抛却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忽略育人发展的本质,甚至把幼小儿童看作是知识灌输的容器,并以各种巧立名目的所谓特色课程作为招牌,明目张胆地大行升学之道。这些违背幼儿教育规律,甚至以敛财为目的的所谓智力开发现象,不仅造成了学前教育工作者的极大困惑,同时也引发了社会舆论及家长的质疑。那么符合幼儿教育规律的学前教育本质究竟是什么?学前教育的发展与推进又应基于怎样的基本原理?

二、中国幼儿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幼儿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已历经千百年的历史。从时间上看,可以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阶段,再从发展与演变的角度观察,可以发现它亦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观念的进步和体系的完善而不断演化与前行。在整个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更有无数先贤哲人为幼儿教育理论的繁荣与实践活动的推进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中国幼儿教育的发展史

首先从古代的幼儿教育来看,其更多地是在家庭中进行,当时的社会亦以家庭为生产单位,以“孝”为连接宗法血缘的纽带,由此亦形成了我国自古以来就重视儿童教育的传统。如早在殷商之际的《周易·家人》、春秋战国时期的《论语》《列女传》等经典文献中,就有对幼儿教育的相关论述(1)。此外民间还有繁多的“家训”,如颜之推的《颜氏家训》、陆游的《放翁家训》等。且无论是儒家还是法家的代表,如贾谊、颜之推、朱熹、王守仁、张履祥、唐彪等都对幼儿教育提出了基于自身哲学思考的系统理论,并推动着实践的展开。至于对幼儿进行启蒙的蒙学教材则更是不胜枚举,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诚然,儒学思想作为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基础,也同样成为了古代幼儿教育理论及实践的根基。再就当时影响民众接受教育的目的来看,主要有三条,它同时也是为了满足三种层次的目的,即首先是生命的物理性延续,谓之谋生;其次是促使个体自我内生的萌发,又谓之修身;而最后一条则是最重要的,就是促使生命向“善”。以当时的理解来看,就是通过教育使生命得以健全发展,同时在此基础上推动他人人生的幸福,这又谓之仕。因此若总结我国古代幼儿教育的本质特性,即可归纳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2)。

我国近代的幼儿教育则是在中国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锋、融合与建构的过程中逐渐走向了制度化和现代化。封建社会的家庭部分让渡了教养幼儿的权利,于是社会性的幼儿教育机构自上而下地被动产生了。不同于西方国家的是,我国初创的蒙养园并未研究和遵循幼儿自然生长的规律,它只是*治形势的催化物。在幼儿机构快速发展的进程中,西方以及日本的许多幼儿教育思想乃至制度开始渗透并融入了幼儿教育机构的运作甚至各个方面(3),但此种渗透却未必都适合国情,也并非都遵循幼儿天性发展的规律。如国内最早的蒙养园重养而轻学,尔后受东学西渐的影响又重教而轻养。其后随着张雪门、陈鹤琴等对儿童健康重要性的呼吁,幼稚园的工作重心才开始偏向保育(4),并逐渐奉行保教合一。简言之,近代以来社会性幼儿教育机构的出现和发展,标志着我国幼儿教育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幼儿教育以学前教育制度的形态成为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组成部分。其特征则表现为幼儿教育事业进入公共领域,幼儿教育的理论也从单一迈向多元。简言之,近代的幼儿教育开始兼具本土化和国际化的特点。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我国幼儿教育也开始进入了现代化发展阶段。回顾近70年迂回曲折的历史,总体又大致可以划分为发展、停滞和复兴三个阶段(5)。新中国成立伊始,我国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在国家层面制定并通过了《幼儿园暂行规程》《*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6)等一系列涉及幼儿教育、完善学制改革的文件,这个时期我国的幼儿教育发展相对稳定。由于整个社会重视意识形态教育,因此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思想意识在幼儿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当时的课程标准均以《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草案)》中的“双基”为首要,即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基础性。随后幼儿教育经历了十年“文革”停滞期。改革开放至今则是幼儿教育的复兴期,尤其是《三岁前幼儿教养大纲(草案)》《城市幼儿园工作条例(试行草案)》等文件的发布,都使儿童在幼年期初步获得社会交往的能力以及养成良好品德等价值观得以快速回归;《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也不同于之前的教学纲要,多元智力能力的提倡,卫生、音乐、体育、常识、美术等在课程设置中都有了具体体现(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则进一步偏向素质教育,提倡促进儿童的认知与情感的交互发展。年,教育部颁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描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并提出了关于发展水平的合理期望。

(二)对幼儿教育本质的分析

任何一种教育活动都具有时代性、社会性乃至阶级的属性,幼儿教育也不例外。但教育学作为一门科学,它又具有自身独特的规律与特征,这就是所谓教育的本质,亦有人称之为教育的本源。那么幼儿教育的本质又是什么呢?对此命题的探讨与解答,对当前学前教育应该坚持怎样的办学方针与发展方向,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于幼儿教育的本质,我们可以从幼儿教育发展的制度史与思想史中寻求答案。换言之,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人们对教育所持有的意识形态乃至价值观,虽然都会受到时代的局限,但不符合教育规律或不具有科学合理性的思想或实践最终都必将逐渐褪去颜色或成为历史的尘埃,而具有永恒价值的思想或理念则最终会被奉作瑰宝,这在中华民族的幼儿教育史中亦可略见一斑。

首先,从大教育的角度来看,中华民族的教育是在几千年的历史传承中,通过家国合一的独特场域生发而来。曰仁曰义的儒家学说,从体、性、心等三方面决定了我国教育的基本价值与伦理。如在古代与医学紧密结合的胎教思想,以仁善为目的、礼行为手段的家庭教育思想,都有着独一无二的民族特征。而民族性作为教育的本质特征,即使在饱受压迫的近代也顽强生长而毫未褪色。如在以杜威、福禄贝尔为代表的西方幼儿教育思想强势侵入的态势下,众多的本土教育家如陈鹤琴等仍然结合国内独特的情、意、理、识以及自身的哲学背景与生活体悟,构建出了一套本土化的幼儿教育理论。

其次,在对历史经验进行回溯的过程中,也可以发现教育的文化特质一览无遗地显现出来。文化的类型按其来源可以划分为本土的或外来的,而本土的又可分为自上而下的或自下而上的;文化的场域促使着教育产生变革,教育的进步则大都是因为新文化逐渐取得社会认同并取代旧文化(2)再进一步内化为社会民意的过程。古代教育是以自下而上的儒家文化为发端,尔后汉时儒学获得统治地位,此种文化继而成为封建帝王追捧的官方文化,于是其又转为自上而下的形式对教育进行全盘影响。近代外来文化则更是以蛮横的态势巧取豪夺,教育史上曾经存在着一段漫长的与教会文化进行博弈的时期。如以日本、欧美等为主流的幼儿教育文化也有着一段被国内“拿来主义”的信奉者全盘照搬的历史。这种博弈虽以内外文化的交互融合而生成、以互相调适为终结,但其最终还是需要融入本土环境,否则即使闹腾得再热烈,也终究无法在中国这个本土环境中生根开花或结果。

最后,从幼儿教育的生成性特征来看,所谓生成性实际上具有三种含义:一取养育之意,二为长成之意,三是自然之意,亦即天生就如此的涵义。如古语中生成就含有养育之意,唐代姚鹄在《将归蜀留献恩地仆射诗》中写道:“蒿莱讵报生成德,犬马空怀感恋心”。此处的“生成”就是养育的意思。换言之,养和育乃是幼儿身心发展的基础。长成则代表幼儿的长大与不争朝夕,它们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不可割裂。许多教育家把幼儿阶段看作是人一生向善的起点和发端,其讲求的就是教育影响的前后一致性与一贯性。而自然形成则意味着幼儿教育需要遵循教育的自然法则,因为幼儿有着独特的身心发展规律,就如卢梭所言,他们并非小大人,皮亚杰也指出幼儿的发展是一个结构简单到结构复杂的过程,所以幼儿仅能对自己认知能力范围内的图式进行同化,而一直以来实践中强调幼儿教育的由浅入深、循循善诱就是基于以上身心发展的特点而提出。

三、历史文化视野下对幼儿教育本质的反思

就教育的一般特征而言,它又包含着两个向度,一个是自外而内的,一个是由内向外的。所谓自外而内,指的是教育作为社会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无论是正规的还是非正规的,制度化的还是非制度化的教育,都受到一定时代、一定阶级的制约,这也是个体内化社会意识与规范的过程。而再从由内而外的角度看,因为教育面向的是人,人是有生命的个体,因此教育必须遵循人(儿童)生长的自然规律。而如果不遵循育人的规律,则教育就可能会遭遇失败,其后果也必然会很严重,如揠苗助长、高分低能等。因此,对幼儿教育本质的探讨,亦需要从三个层面予以综合考察,既要着眼于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与*治环境,又要顺应一定社会的发展需要,并深入体察幼儿本身生命成长的规律与认知建构的独特过程。尤其处在当下现代化的进程中,人工智能、多元文化、信息爆炸等对人的劳动价值都提出了严峻挑战,人们所掌握的知识相对于快速发展的科学体系来说亦显得极其渺小,于是当掌握知识能力的重要性已经远远超出知识接受本身的时候,当人的一生都需要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时候,我们再来探讨幼儿教育应该如何回归本质的问题,无疑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

世界上第一个幼儿教育机构设立于年,由英国空想社会主义教育家欧文(RobertOwen)在苏格兰的新拉纳克所创立。这所称之为幼儿学校的机构专门招收1-6岁的孩童。而期间又正值英国工业革命时期,为了双职工父母能腾出手来参加工作,亦为了幼儿的安全与照管的需要,幼儿教育机构由此诞生。此后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FriedrichWilhelmAugustFr?bel)又于年在勃兰根设立了一所专收3-7岁儿童的教育机构,年他把这个机构命名为“幼儿园”,世界上第一个以“幼儿园”为名的幼儿教育机构就此产生,这也是近代有组织的幼儿教育的兴起。

如上所述,由于近现代成系统的幼儿教育理论大多发源于西方,如欧文认为人性的善恶与环境的关系密切,因此他十分重视幼儿成长的环境;福禄贝尔则主张游戏理论,认为游戏过程可以提高幼儿的创造能力。他们又大多强调幼儿的自主与自由的原则,注重适应自然的教育方式。因此中国的幼儿教育从本源上来看,亦都带有深藏其中的西方中心主义思想。但幼儿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又要求幼教工作者们在重视国际经验的同时还必须坚守本土性和民族性的特点,因为唯有融入本土的理念才能为本国的幼儿教育提供营养。但现实的状况却是,我们往往在借鉴国外经验时采取的是机械照搬、全盘引入的做法(1),而“南橘北枳”又会出现或半途而废或浅尝辄止的尴尬局面。因而,更好的方式则是在吸收国外有益经验的基础上融入本土的精华,就如嫁接树木,可以采用符合自身生长规律但又不伤及本土幼儿教育之根本的方式。当然,这并不是说要回到封建时代的四书五经或三纲五常为主的古代教育,而是需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规训中汲取营养,同时对所谓的“科学”给予更理性的认知而不至于陷入盲从的境地。诚然,科学本身没有善恶之分,但唯科学论投射于幼儿教育就有可能剥夺儿童的“自我”(2)。在一切以幼儿“成长”“发展”为主题的科学主张中,幼儿教育往往为了遵从“科学”而摈弃了“人学”,其实人学才恰恰是传统的“天道”到“人道”的传递与演绎的过程。如中国传统蒙学讲究的“道德至上”“知行合一”的理念,又如中国本土幼儿教育家陈鹤琴主张的“活教育”,即强调重视儿童发展和个人本位的思想,这些理论都可以为我国幼儿教育的建设与发展提供灵感。而中国传统习俗,具有仪式感的许多民族节日,也都可以成为源于幼儿生活的实质教育内容,并由此培养儿童的民族信念、家庭观念和时代理念。

简言之,幼儿教育的历史演变与发展必然会受到内外文化交互作用的影响,而其本身其实就体现着一种文化,这一特征揭示了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幼儿教育既是复杂的却又是丰富的。所以关于幼儿的课程就应该更多地在开放和谐的氛围中予以融通和生成,有学者指出,综合课程、活动课程和生成课程应该占据主流(3)。

其次,幼儿园的孩童均来自于各个不同的家庭,因此他们本身就代表了不同的家庭文化。这些家庭文化多元、多样又富有差异,因此幼儿教育工作者就需要具有合理的学生观,尊重差异性,呵护孩童的特殊性,并把教育方式更多地由“教学”转为“对话”。又由于文化具有辐射性,文化在社会交往中形成,又在交往过程中影响他人。不少幼儿教育工作者把孩子作为一座桥梁并由此改变家长的传统教育观念,在此过程中受到教育的就不只是孩子,还辐射到了家庭。但如果幼儿教育本身就存在误区,如对应试文化的亦步亦趋、对揠苗助长的助纣为虐,那么它可能起的就是反作用,彼时家庭教育就可能成为学校教育的附庸,甚至家长亦在错误思潮的裹挟中成为应试教育的帮凶。所以回归幼儿教育的本质、坚守正确的价值观尤为重要,学前教育机构应成为正确幼儿教育理念的引领者和传递者。尤其处在终身教育的时代,幼儿教育只是人生漫长教育过程的一个阶段,而从小鼓励孩子学会自由学习、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把幼儿教育从传统的听从式教育转变为合作式、参与式教育,同时强调它的开放性和自主性则都是涉及幼儿教育本质的重要问题。

最后需要探讨一下幼儿教育的生成性和建构性的问题。诚如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所述,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强调幼儿教育的生成性与建构性,是在于确认人自身存在的价值,换言之,人的生活应该是一种主动选择而非被动接受。由此幼教教师的身份、等级乃至权威色彩正在逐渐消退,而作为幼儿童年的玩伴、呵护者或者点化者的形象则逐渐清晰。其实幼儿的生活亦并非毫无波澜,儿童的日常生活也有事件乃至突发事件,对于成年人来说可能是小事,但对于孩童来说则可能是一个新的世界。因此教育者就需要在这些生活事件中去激发儿童的潜能,与儿童同处一个位置,理解孩童的思考方式,甚至驱动幼儿的批判、怀疑与创造意识的生成。

之所以强调生成意识,是因为在现实中当儿童走进学校的那一刻起,他们就在逐步丧失着创造的能力,其原因是因为投向了功利主义怀抱的成年人正在失去创造力。功利与实用其实是两种不同的取向,为了物质财富,为了升官进爵,即为功利;而让儿童明白作为社会的一分子,自己所学将与他人息息相关,并能为社会创造价值,这即为“实用”。固然父母总是希望孩子生活幸福,并认为金钱和地位可以“量化”幸福,殊不知这种功利的取向可能恰恰会葬送孩子的童年。所以转变教育的功利化倾向,重视培养对社会有用的合格公民,亦应该成为幼儿教育必须坚持的本质属性之一。

四、偏离幼儿教育本质的功利化倾向与危害

处在当今国际化、信息化的年代,尤其是知识经济时代到来所引发的社会激烈竞争,普通民众已经广泛意识到幼儿期智力开发和素质培养对幼儿未来成长和发展的重要作用,由此幼儿教育亦很快成为社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