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氏家训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王店冯氏家训延祖泽冯氏延续至冯正毅女士一 [复制链接]

1#

冯氏家训延祖泽

――读冯国伦《顺乔公训子孙箴》

尚义自轻财,忠厚无叵测。

富贵应同荣,急难应同迫。

世业有诗书,敦仁是安宅。

勖哉念此箴,齐家可治国。

这是冯登府六世祖冯国伦训导子孙的诗句。

冯国伦(~)字顺乔,是清代著名学者、宁波府教授冯登府的六世祖。

据其二十三世的孙女冯正毅女士回忆,她们的先人原本姓周,居住在河南开封。北宋灭亡后,宋室南迁,先人即跟随康王赵构至临安(今杭州)。

后来冯氏第十世祖(字司明)入赘海盐大康里冯家,才改姓为冯。冯司明有国科、国使、国仁、国伦四兄弟,冯国伦是四兄弟中最小的弟弟。

到了明朝万历年间,隔壁邻居的一场大火殃及到冯家,房屋和家产尽化为灰烬。

为了谋生,冯家除长子国科仍居海盐老家外,其他三兄弟不得不四处奔波,次子国使迁居海宁长安,三子国仁到苏州经商,四子国伦则迁徙并定居在嘉兴梅会里小康里(今王店镇)。

定居梅里后时,冯国伦的儿子三省、三益、三祝均尚幼,而四子三垣刚刚出生,他独自担起养家糊口的重任,“努力事经商”,开了一家米行,“天寒河冻,国伦独力营办,堕冰中几死”(《梅里备志》)。

在他的悉心经营下,数年后,年销量达到了“千万石”(冯正毅女士语),这才家业始丰。

除了经商,冯国伦在日常生活中乐善好施,经常接济贫困者,每逢灾年都要开粥厂向灾民施粥,还捐出上千石稻谷作为赈灾用粮。

据《梅里备志孝义》和《梅里诗辑》参冯汝洽撰《顺乔公行略》记载,在日常生活中,冯国伦自己吃的是粗劣的食物,而待客时饭菜丰富多样,让客人吃不完。遇到贫困的人,他必慷慨地接济和救济。

因子孙们在全国各地经商,他经常教育他们要做一个遵纪守法、敦厚诚实的商人,不欺老凌小;要以《诗》、《书》、《礼》、《易》、《春秋》等儒家经典为准则,亲近贤人、崇尚礼义,尊师敬友,为后人法。

作为儒商的冯国伦,在梅里结交的都是贤明有才德的朋友,如明亡后隐居乡间讲学的屠爌、与人合著《万历野获编》的钱枋、“以诗文雄视一世”的朱一是、曾任福建左田县教谕的李明嶅等。

正因为他治家有方、内睦宗族、外和乡里、义举社会而德高望重,晚年时被乡绅们一致推荐为“乡饮大宾”(乡饮酒礼是古代的嘉礼之一,是一种庆祝丰收、尊老敬老的宴乐活动,主持者一般都由乡绅推举担任)。

另据许灿《梅里诗辑》载,冯国伦天性孝顺,与三个兄长十分和睦。有一次,一位在吏房(古代中书省及门下省执掌官吏任免、升降、赏罚及差官文书等的办事机构)做事的亲戚去世,下葬前,堪舆家(风水先生)私下里相了一个吉穴(好风水的墓穴)。

冯国伦却不悦地说:“这位亲戚是我的“一气”(指连结在一起)的人,而我们四兄弟则是同气(有血缘关系的同胞兄弟),岂可让他占了好风水,而使同胞兄弟占不到好的风水?

况且人生的富贵、贫贱不在于风水好坏,为什么要将好风水给一个小小的吏房呢?”风水先生听了后十分的赞叹佩服。

《顺乔公训子孙箴》解释

冯国伦生有三省、三益、三祝、三垣四个儿子,并有熙、锜、钰、纶、钧、镐、锦、铨、鐄、锳、銊、锷、铠、鋕、铣十五个孙子。

为了让子孙们代代和睦,簪缨相继,他特撰写了一首训子孙诗,勉励他们“齐家治国”。这首诗就是《顺乔公训子孙箴》(又名《始迁梅里训子孙诗》),现将此诗抄录如下:

派分孝子里,绵绵延祖泽。

孝弟力田畴,箕裘嗣阀阅。

前人世德光,后裔曷敢越。

忆昔埙箎偕,同栖小康北。

嗟予生不辰,幼壮遭兵革。

回禄复播迁,父子相爱切。

努力事经商,奔逐非所屑。

义命乃自安,甘心守迂拙。

承先愧不才,启后惭薄德。

惟我子若孙,将我宗嗣接。

孤单历艰辛,梅溪发枝叶。

立身重文章,振家勉事业。

心正身乃修,门内方有则。

当学孝顺子,和气堂前溢。

菽水以承欢,婉愉而颜色。

寝炽复寝昌,无为贤肖设。

莫效忤逆心,违亲多作慝。

骨肉生乖离,手足任摧折。

丝丝如过簆,怨争恒相结。

唐世张公艺,百忍堂中贴。

尚义自轻财,忠厚无叵测。

富贵应同荣,急难应同迫。

世业有诗书,敦仁是安宅。

朂哉念此箴,齐家可治国。

注释

1、派分孝子里,绵绵延祖泽。派分:区分、分别。孝子里:地名,在海盐。祖泽:祖先的恩泽。

2、孝弟力田畴,箕裘嗣阀阅。孝弟:亦作孝悌,指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意思。力田畴:努力耕田,亦泛指勤于农事。箕裘:比喻祖先的事业。嗣:接续,继承。阀阅:原指规模较大的建筑群,借指世代建有功勋的官宦人家。

3、前人世德光,后裔曷敢越。世德:累世的功德、先世的德行。曷:怎么。越:超出。

4、忆昔埙箎偕,同栖小康北。埙箎:(拼音xūnchí)埙为陶土制乐器,篪为竹制乐器。埙篪合奏声音和谐,后用来表示兄弟和睦,也代指兄弟,这里代指冯国伦的三个儿子。小康:即小康里,冯国伦从海盐大康里迁居王店后取的地名,现已不存。

5、嗟予生不辰,幼壮遭兵革。嗟予:感叹。生不辰:生不逢时,命运不好。幼壮:指青少年时期。兵革:战争。

6、回禄复播迁,父子相爱切。回禄:传说中的火神,指发生在海盐大康里的火灾。播迁:迁徙、流离。

7、努力事经商,奔逐非所屑。事:事业、职业。奔逐:奔跑追逐。屑:细微的事情。

8、义命乃自安,甘心守迂拙。义命:正道,本分。自安:自以为安定,甘心:心甘情愿。迂拙:蠢笨、拘泥守旧。

9、承先愧不才,启后惭薄德。承先:继承前代。不才:没有才能。启后:启发后代。薄德:没有多少功德。

10、惟我子若孙,将我宗嗣接。惟:希望。若:及、到的意思。宗嗣:宗族继承人、子孙后代。

11、孤单历艰辛,梅溪发枝叶。孤单:力量单薄。梅溪:王店镇市河,古代称梅溪。发枝叶:比喻家族兴旺发达。

12、立身重文章,振家勉事业。立身:处世、为人。文章:原指各种文体的著作,这里指学问。勉:勤勉。

13、心正身乃修,门内方有则。心正:心意纯正不偏,《礼记·大学》:“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门内:家庭。则:准则。

14、当学孝顺子,和气堂前溢。当:应当、理当。堂前:正厅、正房前面,泛指家庭。

15、菽水以承欢,婉愉而颜色。菽:豆类的总称。菽水,豆和水,指最平凡的食品。承欢:博取欢心,特指侍奉父母。“菽水承欢”指身虽贫寒却能尽心孝养父母。婉愉:愉悦、和悦愉快。颜色:光彩。

16、寝炽复寝昌,无为贤肖设。寝:本意睡卧之榻,这里引申为家室、宗室。炽:热烈旺盛。昌:繁荣昌盛。全句的意思是家道兴旺。贤:德才兼备的人。肖:品行不好,没出息的人。全句的意思是子孙虽有贫富贵贱、智愚贤肖之别,但对于祖先而言,却都一视同仁,平等地关心爱护、提携教导。

17、莫效忤逆心,违亲多作慝。忤逆:不孝顺、有叛逆心。违亲:不侍奉父母。慝:(拼音tè)把心隐藏起来,存有邪念。

18、骨肉生乖离,手足任摧折。乖离:抵触、背离,离别、分离。摧折:毁坏、折断。

19、丝丝如过簆,怨争恒相结。簆:(拼音kòu)古同“筘”,织布机上的一种机件,经线通过簆齿把纬线推到织口。恒:永久,持久。

20、唐世张公艺,百忍堂中贴。张公艺:山东郓州人,生于北齐承光二年(),卒于唐仪凤元年(),历北齐、北周、隋、唐四个朝代,活到九十九岁。他治家有方,家族九辈同居,合家九百人在一起,和和睦睦,相安无事。唐高宗甚是好奇,便问其故,张公艺取出一张纸写下了一百个“忍”字,唐高宗十分赞誉,便赐号“百忍堂”,从此各地张姓大都以“百忍”为堂号,并列为祖训。

21、尚义自轻财,忠厚无叵测。尚义:崇尚礼义。轻财:不贪图财富。忠厚:忠诚厚道。叵测:不可推测,形容人心险恶,不怀好意。

22、富贵应同荣,急难应同迫。富贵:指既富裕又有显贵的地位。同荣:急难:危难。同迫:同受外界压力。全句的意思是兄弟之间应同荣共辱。

23、世业有诗书,敦仁是安宅。世业:世代相传的事业。诗书:《诗经》和《尚书》,这里泛指书籍。意思是如要成就大业,最根本之处就是要读书。敦仁:仁厚。安宅:安居乐业。

24、朂哉念此箴,齐家可治国。朂:(拼音xù)勉励。哉:文言语气助词。箴:古代一种以告诫规劝为主的文体。齐家:整顿管理家事。治国:治理国家*务。

释文

自从海盐迁到梅里后,我们冯家祖先的恩泽连绵不断。大家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勤于农事,继承祖先的事业。

想当年,我们四兄弟和睦地居住在一起,其乐融融。可是生不逢时、命运不济,年少时就遭遇兵灾,后来的一场大火迫使我们颠沛流离、四处奔波。现在总算安定下来了,我没有其它想法,只求心甘情愿地守着这份家产过日子。我为自己没有多少才能继承前人、没有多少功德启发后人而感到十分的惭愧。希望子孙们能把宗族继承下去。

力量单薄的我历经艰辛地打拚,终于使家族兴旺发达,你们要发愤读书,勤勉工作,振兴事业。身心有了修养才能使家庭有准则,侍奉父母,兄弟相亲,做个孝顺的人,才能家庭和睦、家道兴旺。子孙虽有贫富贵贱、智愚贤肖之别,但对于我来说,却都一视同仁,平等地关心爱护、提携教导。

不要效法那些不孝顺父母、有叛逆心、存有邪念的人,如果这样做,只能使骨肉分离,怨争相结,同胞手足受到伤害。要学习唐代治家有方的张公艺,九辈同居,阖家九百多人团聚在一起,和和睦睦,相安融洽,这真是“百忍成金”啊。要崇尚礼义,不贪图财富,忠诚厚道,兄弟之间应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要成就大业,最根本的就是要熟读诗书,仁厚待人。

在此我勉励大家,要常常记得上述的话,既可整顿管理家事,又可治理国家*务。

冯国伦训子孙诗对后代的影响

儿子冯三垣以忠义著称。孙子冯铨,字翰声,做事能善始善终。

孙子冯铣在刻印家谱时说:祖父的“训子孙诗”对我们子孙后代来说很有教育意义。我在幼年时,祖父常谆谆告诫,长大后要砥砺品行,修养道德。后来修家谱时,我在一小箱子中翻出了父亲所藏的这首训词,便恭敬地放置在书桌的右边作为座右铭,经常反复诵读。至今我已六十多岁,但仍一日不忘。这次刊印家谱,我特地将此诗放在开头,时时告诫我的后人。

冯昆源也是冯国伦的后人,他办事“多义行”,海盐有人从事贩卖私盐活动,王店有小官吏寻衅滋事,他都苦口相劝。

冯渠是乾隆乙丑()进士,知江西靖安县,后调任广丰县令,有《蓼园诗钞》。在任靖安县令时,正值荒年岁饥,他来不及汇报上级就擅自向饥民发放粮食,因此被罢官落职,贫穷不能回家,只得留在赣州的“濂溪书院”讲课,一直到病死。

冯鞶为国学生,任山东德州州同(副县长),后递捐知府、道员。历任福建汀漳龙道(管辖汀州府之县、漳州府之县)、兴泉永道(管辖泉州府、兴化府和永春直隶州)、宁福道(辖福州府、福宁府)转粮道(督粮道的简称,掌督运漕粮)。道光元年()皇上召见,御赐员外郞(清代六部之外的官员)。冯鞶为官时待人宽厚谦和,奉公守法,保持自身廉洁,百姓的口碑极好。

冯光熊,字太占,号鲁岩,乾隆丁卯()举人,考授中书(文官官职名),历官至贵州巡抚调云南署云贵总督,以*功赏戴花翎(象征官职的礼帽),授兵部右侍郎,擢都察院左都御史(正一品,相当于现在的中纪委书记)。他一生持守廉洁,遇事勤慎,事迹列入《清史稿》。

冯光熊的儿子冯克巩,历任漳州、重庆通判(在州府掌管粮运、家田、水利和诉讼等事项的官吏)、开州知州,乾隆乙卯年()官署贵州安顺府时,领兵攻打湘西乌巢河,平苗疆骚乱后升云南丽江知府。嘉庆已巳年()授广东鹤山知县,卒死在任上,因一生清贫而不能归葬,只得由乡绅出钱帮助办理丧事。

冯国伦五世孙冯元曦,是冯登府的父亲,字天衢,号花桥,晚号陆舟,嘉庆举人,侯选教谕(正八品),著有《花桥诗钞》。《梅里诗辑》评介他注重伦常纲纪,勇于追求正义,通晓儒家四书五经,书法得赵孟、董其昌神髓。

冯登府(-),字云伯,号勺园,又号柳东,梅里人,曾移居昆山。嘉庆二十五年()进士,授福建将乐县知县,不久即离职,后任宁波府教授(掌管学校课试等事,相当于现在的教育局长)。

冯登府是浙西词派后期的重要词家之一,他一生著书立说,对经史百家无不广闻博记,而经学造诣尤深,徐世昌的汉族学术思想史专著《清儒学案》中专门立有《柳东学案》。

“遗说异文,疏证精密”的《三家诗遗说》是冯登府辑佚三家《诗》说、探寻三家《诗》义研究的总结,也是清代三家《诗》辑佚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

冯登府不但是一位有名望的学者,还是一位值得敬重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林则徐是朋友,林则徐一贯主张研制大炮和战船,用来抵抗英*的侵略,曾在宁波与当地炮局委员汤俊、王鼎勋及府学教授冯登府会面,向他们了解镇海前线铸炮备战情况,并委托冯登府代为搜集铸炮的文献资料。

冯登府想尽办法搜集到一部《焦氏兵法》抄本,林则徐非常高兴,立即派专人将抄本送到镇海认真研究。上司看重冯登府的才能,拟举荐提拔他,但他却已无意做官,便托辞回归故里。

赋闲在家时,冯登府力倡重修曝书亭,创建清芬祠,为家乡做了不少的善事好事。

道光二十年庚子(),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宁波被英*攻陷,这时的冯登府已有恙在身,当他听到此噩耗后即悲愤不已,吐血不止,不久即辞世。

冯国伦二十二世孙冯文培,曾任王店镇副镇长,嘉兴作家陆明评论他“极儒雅”。他生前牢记祖训,将先祖的《训子孙诗》恭恭敬敬地抄录在纸上,复印后分发给子女,教导他们要和睦相处,认真做人。

笔者点评

冯国伦《顺乔公训子孙箴》的字里行间,无不包含着儒家的核心思想―――忠孝节义、礼仪廉耻,确实是留给后人的为人处世宝典。

孟子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斩”是断了、没法再继承的意思)。指的是一个品行高尚,能力出众的君子,辛辛苦苦地成就了事业,留给了后代恩惠和福禄,却因为子孙们坐享其成、不思进取,经过几代人就消耗殆尽了。

使冯氏家族延续至冯正毅女士一辈已达二十三世,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奇迹。这跟家庭的教导和自身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事实上,冯氏的子孙们的确没有辜负先祖给予的期望,踏实做事、诚实做人,孝顺父母、和睦兄弟,通过几代、十几代人的努力,才使冯氏家族有了这样的辉煌。

而那些仅依靠血缘关系来维持自己地位的贵族世家子弟,只能坐享其成,不会自身创造,一旦遇到社会动荡,他们就一蹶不振,完全失去了赖以生存的能力,而父辈祖辈的功名业绩到他们一代为止也就风光不再。这种社会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END

文|梅晓民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